孩子多動癥寶典
2013-02-27 15:49:46 來源:新母嬰網 評論: 點擊:
兒童多動癥的患病率國外報道在 5%-10% 之間,國內調查在 10% 以上,男孩多于女孩,早產兒及剖宮產兒患多動癥的幾率較高,大約在 60% 以上。
致病因素:
1、寶寶的母親常在孕期或圍產期有較多的并發癥,常大量吸煙或有酗酒史。
2、遺傳因素。
3、營養問題。維生素缺乏、食物過敏或添加人工色素、食品調味劑等,均可引發多動癥。
4、嚴重的鉛中毒,產生致命的中毒性腦病癡呆等神經系統損害,但輕微鉛中毒是否可產生多動癥,至今尚無結論。
5、社會家庭、心理因素的影響,如不良的社會環境或家庭條件(單親家庭、父母酗酒、吸毒、有精神病等)均可成為發病的誘因,并影響病程的發展與預后。
不同時期的多動癥表現:
嬰兒期:約30%的多動癥兒童出生后就多動,不安寧,易激惹,過分哭鬧、叫喊,母子關系不協調。
幼兒期:約有50%-60%多動癥兒童在2-3歲時就顯得與其他小孩不一樣,特別不聽話,難管教,睡眠不安,常有遺尿,大多飲食差,培養排便、睡眠習慣均困難。
學齡前期:癥狀漸明顯,干事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時間短暫,活動過多,不能靜坐,愛發脾氣,不服管理,缺乏自控能力,參加集體活動困難,情緒不穩,破壞東西,玩具滿地撒,不愛惜,不整理,對動物殘忍,有攻擊性、沖動性行為,常和小朋友打鬧。
學齡期:多動癥的一切癥狀都顯露出來,如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暫,上課不專心聽課,容易分散注意力,學習困難,不能完成作業,忍受挫折的耐受性差,對刺激的反應過強,沖動任性,情緒不穩,有攻擊行為,與同伴相處困難,是班上的“小丑”。
多動癥的臨床表現:
1、多數患兒自嬰幼兒時期即易興奮、哭鬧多、睡眠差、喂食較困難,并且不易養成定時大小便的習慣。
2、患兒智能正常,但精神不集中,聽覺辨別能力差、語言表達能力差,表現為上課時話多、小動作多、激動、好與人爭吵;行為目的不明確,如拿人東西,有時遇到危險不躲避,集體活動中不合群,在家長面前倔強不聽話、冒失、無禮貌,有些寶寶采取回避困難的態度,變得被動、退縮。
3、部分患兒存在知覺活動障礙,如在臨摹圖畫時分不清主體與背景的關系,不能分析圖形的組合,也不能將圖形中各部分綜合成一個整體。有些患兒會將“6”讀成“9”,或把“d”讀成“b”,甚至分不清左右。
多動癥的治療:
1、藥物治療:一般選用中樞神經興奮藥物治療多動癥,如利太林、苯丙胺、多動停等。
2、精神治療:需要家長的積極參與。家長不應在精神上施加壓力,更不能罵或體罰有不良習慣和學習困難的寶寶,而應多給予具體的指導,執行有規律的生活制度,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要幫助寶寶克服困難,不斷增強信心。要以耐心、關懷和愛護的態度處理寶寶的不良行為及違法舉動,要多給予正面的紀律教育,多啟發和鼓勵寶寶。
3、運動療法:是治療多動癥的有效措施,即在用藥、教育管理及心理訓練的同時,讓寶寶有計劃地參加體育鍛煉和手工勞作等活動。比如走平衡木、走迷宮、溜冰、游泳及各種球類活動、剪紙、擺積木等,為他們提供充分的看、聽、問、觸摸等機會,使他們的大腦獲取更多的感覺輸入,再整合這些感覺,做出適應性的反應,使大腦功能得到完善,從而以動制“動”。
多動癥孩子的居家護理:
1、應和醫生配合好,督促寶寶按時報藥,并注意觀察其反應,及時向醫生通報病情,以便隨時調整治療方案。另外,家長還需做好思想準備,無論是服用西藥還是中藥,均需一定的療程,短則半年,長者可達1年,務必與醫生密切配合。
2、寶寶服藥期間應盡量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如防止感冒和過度疲勞,避免嘈雜的環境,保證充足的睡眠,為寶寶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使其在家中感覺到愉快和溫暖。
3、理解寶寶這是生病了,不能誤認為寶寶是“不學好”、“故意搗亂”等,更不能因為寶寶不受歡迎的不良行為而動輒責打訓罵,加重寶寶的心理壓力。否則會使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差,癥狀也會更加嚴重。
4、如果寶寶被確診為多動癥,請接受這個現實,不要有負罪感,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尋找病因上,而是應該花時間去學習如何正確引導寶寶,如何讓自己更有耐心一點。
多動癥的自測:
1、學習、做事不注意細節,常出現粗心大意的錯誤;
2、在學習、做事或玩的時候很難保持注意力集中(7~10歲注意力集中不足20分鐘,10~12歲不足25分鐘,12歲以上不足30分鐘);
3、別人對他講話時常常好像沒在聽或沒聽見;
4、經常在一件事情還沒做完就轉去做另一件事,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
5、經常很難安排好日常學習和生活;
6、經常不愿意或回避那些需要持續用腦的事情(例如家庭作業、課堂作業等);
7、經常丟失一些常用的東西(例如玩具、鉛筆、書本或其他學習用具);
8、經常容易因無關刺激而分心;
9、經常忘事(如上學校時丟三落四,忘記分配的任務);
10、經常坐不住,在座位上小動作多或扭來扭去;
11、在教室或其他需要坐在位子上的地方經常離開座位(包括在家做作業等);
12、在一些不該動的場合亂跑亂爬(青少年可能僅表現為主觀上坐不住的感覺);
13、很難安安靜靜地玩;
14、經常忙忙碌碌,精力充沛;
15、經常話多,說起來沒完;
16、常在問題沒說完時搶先回答;
17、很難按順序等待(例如排隊、比賽或其他集體活動);
18、經常打斷別人或強使別人接受他(例如插入別人的談話或游戲)。
溫馨貼士:專家指出,1~9條屬于注意缺陷,如果孩子滿足注意缺陷癥狀中的6條或以上,則屬于兒童多動癥,注意缺陷型;10~18條屬于多動沖動,如果孩子滿足多動沖動癥狀中的6條或以上,則屬于兒童多動癥,多動沖動型;如果同時滿足上面兩種情況,則屬于兒童多動癥,混合型。
多動癥的預防措施:
1、避免近親結婚;選擇配偶時要注意對方是否有癲癇病、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患。
2、剖腹產更易患多動癥。為了避免產傷、減少腦損傷的機會,預防多動癥應自然順產。
3、適齡結婚,不宜早婚、早孕、晚孕,避免嬰兒先天不足,這是預防多動癥的重要方面。
4、創造溫馨和諧的生活環境,要因材施教,切勿盲目望子成龍。這也是有效預防多動癥的方法。
5、注意合理營養,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同樣有助于預防多動癥。
6、孕婦應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寧,謹避寒暑,預防疾病,慎用藥物,禁用煙酒,避免中毒、外傷及物理因素的影響。
相關熱詞搜索:孩子多動癥
上一篇:寶寶上火防治攻略 下一篇:寶寶頭發問題找"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