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大便一覽表:
次數 |
氣味 |
顏色 |
形狀 |
||
0~ 4 個 月 |
母乳 喂養 |
新生兒比較多,每天6~7次,甚至10次也有可能。月齡增加以后,一天3~5次 | 無臭味,可能有酸甜氣味 | 金黃色、黃色、棕色 | 新生兒的大便都比較稀,呈糊狀或水樣,可能有黏液或奶瓣。2~3個月以后,寶寶大便會慢慢變軟、變厚,不干硬。 |
人工喂養 | 新生兒一天2~3次,基本上1~3天1次都是正常的 | 無明顯臭味 | 淡黃色,如果吃的奶粉含鐵量高,可能呈綠色。 | 大便比母乳喂養的寶寶干燥,質地較硬,基本成形,為條狀。但相對成人來說還是比較軟的。 | |
5個 月添 加輔 食后 |
母乳喂養 | 明顯減少,1~2天一次,3天以內一次都正常 | 添加碳水化合物后會有發酵的臭味,7~8個月添加葷腥后會變更臭 | 顏色受到輔食的影響 | 慢慢過渡到成形 |
人工喂養 | 1~2天一次,3天以內一次都正常 | 成形 |
寶寶大便顏色:
新生兒胎便---墨綠色 | 過渡期大便---黃綠色 | 吃輔食后的大便---顏色較暗 | |
便便特征 | 剛生下來的寶寶,出生后6~12小時會拉出墨綠色胎便。胎便通常沒有臭味、狀態黏稠、顏色近墨綠色,主要由胎內吞入的羊水和胎兒脫落的分泌物等組成。 | 待排凈胎便,向正常大便過渡時的大便呈黃綠色。多數新生兒在吃奶2~3天后大便呈現這一階段,然后逐漸進入黃色的正常階段。 | 寶寶從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隨著寶寶輔食數量和種類的增多,寶寶便性開始慢慢接近成人,開始變得顏色較暗。有時會與食物顏色有關,媽媽來必為之擔心。 |
是否壞臭臭 | 這不是壞“臭臭”:早產兒排胎便的時間有時會有所推遲,主要和早產兒腸蠕動功能較差或孩子進食延遲有關。 | 這不是壞“臭臭”:新生兒喂養開始的時間和攝入奶量會直接影響過渡便出現和持續的時間。若開奶延遲過渡便出現的時間也會推遲。 | 這不是壞“臭臭”:吃較多蔬菜、水果的寶寶,大便會較蓬松。如果是魚、肉、奶、蛋類吃得較多的孩子,因為蛋白質消化使然,大便就會比較臭。 |
母乳喂養的寶寶---金黃色的軟糊便 | 人工喂養的寶寶---土黃色的硬膏便 | |
便便特征 | 母乳中含有豐富的寡糖,能夠充分地刺激腸胃蠕動,大部分寶寶不會有硬便的情形,母乳喂養的通常新生兒期次數較多,一天2~5次,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只要嬰兒精神及吃奶情況良好,體重增加正常,沒有解便困難、腹痛、脹氣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家長沒有必要擔憂。 | 用配方奶喂養的寶寶大便較少,通常會干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也是只要不難解,不似羊便,就沒關系。如果消化沒問題,通常會是土黃或金黃色,略帶一些酸臭味,每天約1~2次。 |
是否壞臭臭 | 這不是壞“臭臭”:母乳喂養的新生兒甚至會發生一天排便7~8次的狀況,這叫做生理性腹瀉,屬于正常現象,到寶寶長到一定時期這種腹瀉會自動消失。 | 這不是壞“臭臭”:喝配方奶的孩子有時大便會黃中帶綠或青綠,這是因為配方奶鐵質含量都很高,當寶寶對奶粉中的鐵質吸收不完全時,多余的鐵質就會使大便帶綠色,這情形是正常的。并不是老輩人說的孩子大便呈綠色。就是受到驚嚇引起腸胃不適。 |
新生兒灰白便 | 豆腐渣便 | 綠色稀便 |
寶寶從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沒有黃色,但小便呈黃色。 應對措施:趕緊去看醫生,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膽道梗阻所致。延誤診斷和治療會導致永久性肝臟損傷。 |
大便稀,呈黃綠色且帶有黏液,有時呈豆腐渣樣。 應對措施:這可能是霉菌性腸炎,患有霉菌性腸炎的寶寶同時還會患有鵝口瘡,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癥狀,需到醫院就診。 |
糞便量少,次數多,呈綠色黏液狀。 應對措施: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喂養不足引起的,這種大便也稱“饑餓性大便” —你的寶寶沒吃飽,這時只要給足營養,大便就可以轉為正常。 |
油性大便 | 蛋花湯樣大便 | 臭雞蛋便 |
糞便呈淡黃色,液狀,量多,像油一樣發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樣可以滑動。 應對措施:這表示食物中脂肪過多,多見于人工喂養的嬰兒,需要適當增加糖分或暫時改服低脂奶等。 |
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較多未消化的奶塊。 應對措施:多見于吃奶粉的寶寶。如為母乳喂養則應繼續,不必改變喂養方式,也不必減少奶量及次數。如為混合或人工喂養,需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可在奶粉里多加一些水將奶配稀些。 |
大便聞起來像臭雞蛋一樣。 應對措施:寶寶蛋白質攝入過量,或蛋白質消化不良。應注意配奶濃度、進食是否過量,可適當稀釋奶液。如果已經給孩子添加輔食,可以考慮暫時停止添加此類輔食,等寶寶大便恢復正常后再逐步添加。 |
新生兒24小時不排便 | 水便分離 | 大便有血 |
如果足月的新生兒出生后24小時內都沒有排出胎便。這就要足夠引起新手媽媽們的重視。并建議盡快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應對措施:請醫生檢查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 |
糞便中水分增多,呈湯樣,水與糞便分離,而且排便的次數和量有所增多。 應對措施:這是病態的表現,多見于腸炎、秋季腹瀉等疾病。應該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并應注意寶寶用具的消毒。 |
糞便中帶有血,如顏色為暗紅色、鮮紅色。 應對措施:鮮紅血便可能是大便出來時造成肛門裂傷。暗紅色血便可能是腸道里面有不正常的組織或息肉,建議盡快帶寶寶就醫。 |
溫馨貼士:寶寶大便的顏色也可能受以下因素影響
第一個主要原因是來自食物。比如寶寶吃了許多紅蘿卜,便便會帶紅色,如果多吃了綠色蔬菜,便便也會是偏綠的顏色。這些是正常的現象。
第二個直接的原因是膽汁,膽汁的分泌會讓便便呈現黃綠色,而便便在腸道里時間越長,腸道內的細菌作用愈久則顏色越深。
第三個原因是食物的酸堿度。酸性的便便顏色比較黃,而堿性的偏褐色。所以吃母乳的嬰兒便便一般都是金黃色,而吃奶粉的嬰兒呈現深褐色。
寶寶便秘怎么辦?
原因 | 現象 | 對策 | |
母乳喂養 | 母乳不足 | 寶貝總是處在吃不飽的半饑餓狀態,寶貝可能二三天才大便一次。除大便次數少外,還有母乳不足的表現。 | 及時補充配方奶粉,寶寶的情況會馬上好轉。 |
母乳蛋白質含量過高 | 如果母親頓頓喝豬蹄湯、雞湯等富含蛋白質的湯類,乳汁中的蛋白質就會過多,嬰兒吃后,大便偏堿性,表現為硬而干,不易排出。 | 媽媽要保證飲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糧,多喝水或粥,湯要適量,飲食不要太過油膩。 | |
人工喂養 | 奶粉不易消化 | 牛奶中含酪蛋白多,鈣鹽含量也較高,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結成塊,不易消化。 | 按照說明沖調,不要沖調過濃;兩頓奶間給寶寶喝些水或果汁(如橙子半個擠汁,加等量溫水);在奶中加一勺糖也能有效緩解便秘。 |
腸胃不適應 | 有些寶寶的腸胃不適應某種奶粉,以至于喝了特定品牌的奶粉后就便不出來。這一般與寶貝的腸胃有關,每個寶寶的體質是不一樣的。有些寶寶吃國外品牌的奶粉不適應,但喝國產品牌的奶粉就沒問題。 | 試著更換其他品牌的奶粉;此外,添加雙歧桿菌的奶粉有助于防止寶寶便秘,媽媽在購買時,不妨選購這樣的奶粉。 |